服务外包物流管理考试大纲
物流管理师是指在生产流通领域中从事与运输、储存、装卸、搬运、包装、配送、信息和服务等物流活动相关的管理人员,是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人员的统称,包括仓库管理人员、物料管理人员、物流管理等一系列岗位。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,物流方面的管理人才需求不断增大,物流管理师未来发展方向大致分为两类:一是成为管理人员,例如部门经理、部门总监等,如物流经理;二是继续某领域的具体工作,成为物流专员、助理和跟单员等。
服务外包物流管理主要职能包括:1、负责物流运输的调配和高效、科学化管理;2、负责物流存储的优化和流程、管理;3、设计高效的运输流程和运输方式并进行管理;4、管理物流的存储和装卸作业,提高运营效率,降低存储成本;5、按照客户和公司要求保证产品包装的合理化;6、加强配送中心的各项制度建设,提高配送质量和效率;7、根据业务发展要求,建设更新物流技术;8、负责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建设。
按照以上岗位职能要求,参考服务外包的行业特点,根据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分析(参见上左图——服务外包物流管理职业能力要求图、上右图——服务外包物流管理职业能力比例图),分别在外包行业知识、岗位专业知识、沟通能力、计划能力、外语能力、职业道德、法律法规、团队协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考核内容。
考核目标
一、专业知识
掌握服务外包概念、特征及分类;
了解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;熟悉国家对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;
了解服务外包企业工作模式及人才需求特点;了解服务外包常见风险与对策;
熟悉国际外包行业标准和流程规范,了解国际客户在文化、传统、习俗、思维和时差等方面的差异;
熟悉物流的流程;
了解物流及物流管理,以及物流的发展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;
了解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;
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物流使用的技术;
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的特点、基本形式,国际物流的法规和国际物流的通关手续;
掌握物流运输管理的要点和运输合理化的基本途径;
熟练掌握物流储存和装卸的程序、注意事项;
掌握物流加工和包装以及配送的管理要点;
熟练掌握物流标准管理的内容和要求。
二、职业技能
掌握正确的语言沟通技巧的能力;
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能力;
掌握制定个人工作计划的能力;掌握计划管理的能力;
掌握外语词汇、词组和语法结构;掌握基本外语阅读以及听说交流的能力。
三、职业素养
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意义;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;
了解软件服务外包领域相关法律规定,了解版权、著作权等相关权益保护的常规办法;
了解“团队协作”的意义;了解成为优秀团队成员具备的品格和行为能力;
了解团队协作中的五种机能障碍处理的常规方式。
考核对象
管理类、市场营销、物流等相关专业的学生
物流外包企业的普通从业人员
电子商务领域从事物流管理和配送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
考核内容
一、服务外包概念、特征、分类及职业发展
(一) 外包概念与特征、外包的分类,外包加速发展原因和市场细分;
(二) 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;
(三) 企业外包战略与执行;
(四) 服务外包企业工作模式、用人标准、环境建设。
二、IT外包与软件外包
(一) IT外包概念与市场形成;
(二) IT外包运作与产业政策;
(三) 软件外包市场、流程解析;
(四) 软件外包风险与防范。
三、物流基础和物流系统管理
(一) 物流概念、内涵、要素和产业的性质;
(二) 现代物流相关理论和理念;
(三) 现代物流系统与构成;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;
(四)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;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;
(五) 国际物流的特点、基本形式;国际物流的法规和国际物流的通关手续;
(六) 物流系统和物流系统管理;物流管理的层次和目标;
(七) 供应链的含义,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理念;
(八) 供应链管理、物流管理和传统管理的关系和区别。
四、物流运输技术与管理
(一) 物流运输技术及其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,物流技术及其装备的内容,物流装备应用的配置与配置原则;
(二) 运输的含义和功能;物流的功能;物流和运输的联系和区别;
(三) 运输方式;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对货物的要求;
(四) 物流的新型运输形式;成组运输和国际多式连运,集装单元化技术及装备,集装单元化的概念、特点与原则,托盘的概念、特点和分类;
(五) 运输合理化;运输不合理的表现及原因,运输合理化的要素、原则和基本途径。
五、物流储存的管理和物流装卸搬运管理
(一) 储存的产生、发展和在物流中的作用;
(二) 仓库的分类,仓储技术和装备,仓储技术分类及特点,货架的作用和种类;
(三) 物流储存的目标、原则和任务,物流储存的管理方法及其内容;
(四) 物流储存的流程;各环节的要求和注意事项;
(五) 自动仓储系统的概念与分类,自动仓储系统的优点与发展趋势,自动分检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基本技术要求,分拣机的类型;
(六) 装卸搬运技术装备构成、分类及特点,起重机械、叉车、运输车辆,堆垛起重机等的特点;
(七) 物流装卸搬运的特点和功能,物流装卸搬运作业的主要内容;
(八)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原则和途径,不合理搬运的表现。
六、物流包装和流通加工管理
(一) 物流包装和物流包装的特点、分类和功能,包装技术与装备,物流技术装备的作用;
(二) 实现包装合理化的原则和途径;不合理包装的表现和危害;
(三) 流通加工的含义;流通加工的方式;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;
(四) 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得途径。
七、物流配送管理
(一) 物流配送的要素和意义,物流配送技术和装备;
(二) 物流中心;物流中心的类型;配送中心;配送中心的类型;
(三) 配送作业的构成、要求;配送作业的管理。
八、物流信息技术及运用
(一) 物流信息技术的内容和功能;
(二) 物流行业主流的信息技术及其用途;条形码技术、POS技术、EDI技术、GPS技术和GIS技术等。
九、第三方物流
(一) 第三方物流(3PL)的含义特点,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,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;
(二)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,第三方物流的意义及其核心竞争力;
(三) 第四方物流产生的原因,其运作模式,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;
(四) 物流外包、物流外包产生的原因和外包模式。
十、物流标准化管理
(一) 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和意义;物流标准化的特点和分类;
(二) 实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,物流标准化的形式和方法,物流标准的基本思路;
(三) 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内容;物流体系表;物流模型类别;
(四) 物流设施标准、物流信息标准、托盘标准化和集装箱标准化的内容;
(五) 国内外物流标准化建设情况,国际物流标准现状,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和对策,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。
十一、沟通能力与计划能力
(一) 沟通的概念和目的;影响沟通的三个要素;
(二) 沟通的基本技巧;非语言沟通的技巧;
(三) 制定计划的重要性;制定计划必备的要素;制定计划的原则和方法;
(四) 计划管理流程。
十二、外语能力
(一) 软件服务外包领域3000个常用单词和短语;
(二) 常用句型的基本语序、结构;
(三) 各种时、体的形式及其意义;
(四) 各种从句的构成及其意义。
十三、职业素养
(一) 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;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;
(二) 知识产权、著作权等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,知识产权、著作权等权益保护的常规方法和措施;
(三) 团队协作的意义和重要性;形成团队的几要素;优秀团队成员所具备的几要素;
(四) 团队协作中五种机能障碍的排除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