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力资源管理师初级考试大纲
人力资源管理师是指从事人力资源规划、人员招聘与配置、培训与开发、绩效管理、薪酬福利管理、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员。人力资源管理师是从事人力开发相关工作的人员的统称,人力资源管理师未来的发展方向大致分为两类:一是成为管理人员,例如人力资源总监、招聘经理、培训主管等;二是继续他的专业工作之路,成为人事助理、招聘专员、薪资福利专员和绩效考核专员等。
人力资源管理师初级主要职能包括:1、完成人力资源部门具体工作的实施和管理;2、根据公司发展需要、负责公司员工的招聘、选拨、培训和开发;3、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;4、单位工作的分析和工作说明书的撰写;5、负责绩效管理系统的运行;6、负责公司员工薪酬管理;7、负责个人和集体的职业生涯规划;8、负责单位员工保险管理;9、劳动合同管理,劳动合同文本的准备、订立和变更、解除与终止,集体合同的协商和履行、劳动争议处理等。
按照以上岗位职能要求,参考服务外包的行业特点,根据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分析(参见上左图——人力资源管理师初级职业能力要求图、上右图——人力资源管理师初级职业能力比例图),分别在外包行业知识、岗位专业知识、沟通能力、计划能力、外语能力、职业道德、法律法规、团队协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考核内容。
考核目标
考核对象
考核内容
人力资源管理基础
工作分析
员工的招聘和配置
员工的培训与开发
绩效及管理
薪酬制度和薪酬管理
职业生涯管理
劳动关系管理
沟通能力与计划能力
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
外语能力
职业素养
外包概念、特征、分类及职业发展
服务外包
管理、行政、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的学生
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从业人员
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意义;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;
了解服务外包领域相关法律规定,了解版权、著作权等相关权益保护的常规办法;
了解“团队协作”的意义;了解成为优秀团队成员具备的品格和行为能力;
了解团队协作中的五种机能障碍处理的常规方式。
掌握正确的语言沟通技巧的能力;
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能力;
掌握制定个人工作计划的能力;掌握计划管理的能力;
掌握外语词汇、词组和语法结构;掌握基本外语阅读以及听说交流的能力。
掌握服务外包概念、特征及分类;
了解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;熟悉国家对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;
了解服务外包企业工作模式及人才需求特点;了解服务外包常见风险;
熟悉国际外包行业标准和流程规范,了解国际客户在文化、传统、习俗、思维和时差等方面的差异;
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职责;
熟练掌握根据企业情况设计人力资源储备和配置;
掌握工作分析的流程、分析的内容和规范,并进行工作说明和工作规范的编写;
掌握员工的招聘、选拨及录用的流程和方法;
掌握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,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;
熟练掌握员工培训的原则和流程,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;
熟练掌握绩效管理的内容、流程和考评主要方法;
掌握基本薪酬体系;负责薪酬、奖金和福利体系工作的执行和管理;
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和劳动关系管理的内容。
专业知识
职业技能
职业素养
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;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;
知识产权、著作权等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,知识产权、著作权等权益保护的常规方法和措施;
团队协作的意义和重要性;形成团队的几要素;优秀团队成员所具备的几要素;
团队协作中五种机能障碍的排除方式。
软件服务外包领域3000个常用单词和短语;
常用句型的基本语序、结构;
各种时、体的形式及其意义;
各种从句的构成及其意义。
学习力的概念和重要性,学习力的要素,学习力的层次和分类;
学习力提高的途径、策略和方法;
理解能力的内容,提高理解力分方法;
执行力的定义,执行力差的原因,提高执行力的方法和途径。
沟通的概念和目的;影响沟通的三个要素;
沟通的基本技巧;非语言沟通的技巧;
制定计划的重要性;制定计划必备的要素;制定计划的原则和方法;
计划管理流程。
劳动法和就业法;劳动关系和社会;
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管理;工时与最低工资管理;劳动者派遣管理;
劳动关系管理的内容和要求;劳动安全管理;
劳动合同的概念、特征和作用;劳动合同的管理,订立、签订和废除;劳动人员档案资料管理;
劳资谈判的内容;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;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。
职业生涯管理的定义和基本理论;
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和步骤;
组织职业生涯的管理内容。
薪酬含义、构成、功能及影响因素;员工薪酬的调查,工作岗位的评估;
人力成本的核算;员工薪酬体系实施的原则和方法;
薪酬管理的目标和内容;
薪酬体系的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;薪酬体系的构成;员工福利构成管理,员工保险的构成及管理,企业福利;
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步骤。
绩效管理的定义、内容和作用;
绩效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流程,准备、实施、考评、总结、开发和反馈;绩效管理面谈的实施技巧;
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,考评方法应用与误差控制,考核指标的定义,考核指标的分类和应用;
绩效考评的组织与实施;考评者的选择和培训;绩效考评的方法和绩效考评的影响因素;绩效改进的方法。
员工培训的概念、培训类型、原则和培训的作用;
员工情况的调查和评估,需求评估和分析,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,员工培训与开发模型;
培训的主要内容,常用方式和方法;培训方法的选择;
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和途径;培训制度的管理。
招聘的原则、作用和在招聘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;
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,招聘的评估;
员工的甄选;技术指标和方法;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与实施,应聘人员的面试;
人员录用及人员招聘评价,特殊政策与应对方案,降低员工流失的方法和措施;
人员配置及人员配置原则;劳务外派与引进,人员工作调动、提升的协调和管理,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施,人力资源变化、计划实施的反馈。
工作分析的内容、作用、要素、程序和目的;
工作分析的具体方法:观察法、访谈法、问卷法、工作日记法和关键事件法;不同方法的优缺点;
工作说明书与工作规范;工作说明书的内容、规范和编写要求;
工作设计的定义、内容、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。
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;
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、任务,职能和内容;
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(人性假设理论、激励理论、人力资本理论等);
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、发展和未来的趋势。
服务外包概念与市场形成;
服务外包运作与产业政策;
服务外包市场、流程解析;
服务外包风险与防范。
外包概念与特征、外包的分类,外包加速发展原因和市场细分;
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;
企业外包战略与执行;
服务外包企业工作模式、用人标准、环境建设。